最大的風險就是錯失機會,最大的機會需要管住風險!
—佚名
一、一場有關風險的激烈討論會
我們過去這段時間關于風險本質的大討論,引起了業內專家和從業同仁的廣泛關注。上個周末,在國家會計學院命題中心的大樓里,我與幾位國內的專家就前面我們文章中提到的一些風險管理問題進行了一整個下午的討論?,F場參與的專家包括ISO31000定義的提出者呂多加先生、國家會計學院的劉霄侖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的胡繼曄教授、以及中國銀行的周瑋先生。
另外一些國內的專家包括全國風險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高曉紅秘書長、北京大學工學院的張宏亮教授、加拿大RiRe顧問公司金融風險管理專家張力軍先生也都發來了個人觀點或文章,供與會者一起討論。
討論會的信息量非常大,有時甚至非常激烈,我不想在文章中展開太多討論的技術細節,因為可能略顯學術,但我想把大概結論分享給大家,那就是我們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也保留了很明顯的一些分歧。
二、度過了最燒腦一周
一下午的討論之后,對于有些有爭議的問題專家們繼續通過微信群聊的方式利用文字進行了交流,應該說過去這一周對風險的思考感覺十分燒腦,晚上睡覺前和早晨一睜眼都在思考我們產生分歧的原因。雖然到目前為止對某些問題還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但是這種思考的碰撞也確實是加深思考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收獲頗多。
在商業競爭中,我們經常說,你考慮不到的地方,你的競爭對手會告訴你。同樣,你思考不到位的地方,與你意見向左的專家會給你指出來。這樣才會推動一個體系繼續向完善的方向發展。
三、站位的不同可能導致了分歧的產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個事物的認知受限于我們各自的背景和角度,刻畫出的都是帶有主觀意識的“客觀現實”。諾貝爾物理學家海森堡幾十年前就說:物理學并不描述自然,它反映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
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沒有達成共識的理由,我們希望通過充分的討論能盡可能的擴大共識,認清本質問題,把握住主要矛盾。
在企業風險管理領域,這種分歧延伸就可能表現為企業決策層、業務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的不同觀點。同樣是面對一種情形,領導眼中的風險、業務部門眼中的風險、風險管理部門眼中的風險可能并不相同。
四、企業對待風險的幾種角度
我在**篇固本清源的文章中,我提出了用一個太極圖來解釋機會與風險的關系,很多同仁反饋了對這個圖的喜愛和認可。這是一種企業風險整體觀的描述,是一種對稱性的表現方式,通過我對專家們討論的思考,我認為不同的專家由于背景和經驗的不同,有時會打破對稱性來看問題。而這種對稱性的破壞可能也恰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
上面這個圖很形象,但是如何落實到企業層面來理解和體現機會和風險的相互關系?以及如何從不同職能把握這種關系?上面這個圖還表達不出來,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們變化了一下表現方式,專門繪制了從不同視角看機會和風險的圖例。下面就試著結合企業不同管理者角度來看不同視角下的風險表現,希望給大家更形象的啟發:
1)風險管理者視角
風險管理者的視角是從風險入手的,所以風險管理者不僅能看到可能導致損失的風險,還能看到風險中的機會、機會中的風險以及機會本身。
一般情況下,視線離的越近,也代表關注度越大。所以風險管理是以價值保護導向兼具價值創造功能。
2)業務管理者視角
業務管理者的視角是從機會入手,所以業務管理者不僅應該看到創造收益的機會,還應看到機會中的風險、風險中的機會以及風險本身。
業務管理者是價值創造導向兼具價值保護功能。
)決策者或管理者視角
管理者或者決策者是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視角,是整體的視角,既不能一味追求機會,忽視風險,也不能一味回避風險,放棄機會。
前幾篇文章中我們提過,宏觀來看,沒有純粹的機會和純粹的風險,但微觀來看,確實存在純粹的創造收益的機會和純粹導致損失的風險。但我們認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善于抓住機會并承擔適度的風險,以期獲得合理的收益。而不是做一個純粹的投機分子以及用犧牲別人的代價創造收益,這就是塔勒布談到的犧牲別人的脆弱性來建立自己的反脆弱性;當然更不能畏首畏尾,為了規避風險而喪失發展機會。
五、企業發展的目的是什么?
這個問題上次在華為總部交流時,我問在場的幾十位同仁,企業發展的目的是什么?有人回答:“創造價值”,我說這個答案不準確。準確的答案應該是“實現價值”。企業應該在創造價值的前提下,在保護價值的基礎上,實現價值!那是不是價值創造比價值保護更重要?嚴格來說不是的,這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企業有時是價值創造為導向,有時以價值保護為導向,看看目前經濟環境下各企業的戰略轉變能更好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大家看到了上面圖的灰色地帶的雙方是一對辨證關系,其實風險和機會兩端也是存在辯證的關系:
最大的風險就是錯失機會,最大的機會需要管住風險!
今天的風險管理同仁,需要以一個更全面的視角來定義我們的工作,從業務管理者角度支持其更好的創造價值,從管理者或決策者的角度支持其更好的實現價值。所以要想在企業準確定位并做好風險管理工作,除了傳統風險管理的知識體系外,必須熟悉企業整體管理運營模式和價值創造過程,因為我們的準確定位往往是借助周圍和相對方才能完成的,這對所有風險管理者都是一個挑戰。但其中也蘊含著機遇,如果準確定位一旦完成,風險管理將會為企業管理不確定性提供最有效的科學方法和工具,企業決策者想要在不確定環境下做出明智決策,實現企業價值,風險管理是**的選擇!
風險管理三個視角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指三種職能,也可以是一個職能的三種思考方式,還可以是一個認知的三種普適性思維,大家不妨好好體會下!